历经三年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中国特色的跨界业态已经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全行业的竞争态势也从原本的小规模探索,进而到全市场混打,再发展成为以阿里、平安、京东等几家为主体核心、部分高流量平台为渠道策应、普通中小平台各展所长的差异化竞争局面。
市场的蓬勃发展无疑给苛求金融民主化的财富市场带来全新的空气,但受制于监管体系、创新能力与技术条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还没有能完全摆脱传统金融发展过程中,从差异化走向同质化的路径,因此各家互金机构尤其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并不容乐观。然而,与传统金融不同的是,互联网的因子的确在让这些新生子身上体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尤其在产品前端的营销与公关系统中,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前所未有的生动画卷。
社交金融,金融亦场景
互联网金融的阶段性本质
尽管互联网金融这两年发展如火如荼,决策层所亦明确表示对行业形态的认同,但市场上仍有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并不足以成为一个独立业态,笔者亦比较认同这种观点,相比照欧美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过程,目前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应该会是一个阶段性形态。
在这个阶段中,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在硬件与软件上的投入实现在社区金融与移动金融领域的拓展,而互金机构在相对趋严的监管政策下,势必会走拿牌的道路,而一旦这个双向的发展趋势确认,则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必然是存在于一个现代金融的大框架下,在这个大框架下,互联网化将只是一个技术应用平台,而不代表业务的本身。
但不管互联网金融是否是个阶段性的产物,他都给我们一成不变的传统金融体系里带来了全新的生态概念,而其中相当重要的就是在金融服务降低维度的过程中,提出社交金融与金融场景化的概念。事实上这两点也构成了互联网金融营销与品牌公关最核心的问题,即在不同出发点下,金融营销的全新思路:金融场景化与场景金融化。